期刊封面
加快5G时代江西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2)
1.35G时代江西信息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5G时代通信行业和垂直行业的融合不断深化。5G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支撑传统产业生产研发、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全面深刻变革,助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将放大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带动全球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5G产业将辐射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凭借我国5G技术领先、产业先发和市场巨大等优势,5G产业将带动我国通信设备产业、智能终端产业、信息服务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涌现出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种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5G与信息技术融合将为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推动了江西5G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国5G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暂时领先的企业并无绝对优势,江西与多数省份相比处于同一起跑线。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已具有较强实力,与5G融合发展,将为江西相关应用试点和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2 江西5G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江西5G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江西具有发展5G技术的良好基础。2018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600亿元,产业规模全国排名第11位,位居中部地区第2位。移动物联网产业全国领先,汇聚了江西省移动物联云平台、“03专项”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江西物联网应用产业孵化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创新应用和交流合作平台,拥有超过300家相关企业,覆盖了传感器、NB-IoT模组及芯片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环节。中国(南昌)VR产业基地规模效应明显,全省多地VR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江西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和应用基础较好,可与5G融合发展。为促进全省5G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江西省5G发展规划(2019-2023年)》、《江西省加快推进5G发展若干措施》。为加快推进5G商用和物联江西建设,江西正在加强5G技术对VR/AR产业、物联网产业应用的支撑力度,深化5G与物联网、VR/AR、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和各垂直领域的融合,打造“物联江西、智创未来”品牌。
同时,江西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单项覆盖到集成提升的过渡阶段。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引领带动作用显著,机械、石化、食品、交通设备制造等行业两化融合加速发展。各地两化融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新余、九江、南昌、景德镇、萍乡等地区两化融合发展相对较快。从2016年“万千百十”工程实施以来,3年累计应用了智能装备13 794台(套),建设了1 006个“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初步形成了具有良好生态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江西省政府与华为公司、浪潮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2.2江西5G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渐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但也面临四大瓶颈问题。
2.2.1 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 首先,江西5G与信息产业融合应用起步较慢。相较于拥有“5G智慧工厂”和“5G视频融合应用”示范城市的南宁,拥有“5G无人机”、“5G智能电网”、“5G智慧校园”示范城市的深圳,江西5G融合试点基本集中于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其次,江西主导的5G+物联网、5G+VR、5G+工业互联网等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仍是难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虽然出现智慧路灯、智慧水表、智慧停车、智慧环保、智慧消防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级示范应用和成熟的物联网产品,并已纳入了政府协议供货目录,但是还缺乏具体推广计划和措施,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成效还不显著。
2.2.2 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 江西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具体体现为:一是产业集聚规模不大,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孵化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整合上下游企业能力不足,规模化应用程度不够,产业联动效应不强;二是产业链结构相对单一,南昌VR产业发展较早,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芯片、传感器、系统、软件、平台等环节依然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鹰潭市物联网产业全省领先,但主要聚焦NB-IoT通信模组生产,核心芯片、基础元器件、传感器、智能终端产品、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数据挖掘分析等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化水平不高。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0/0710/357.html
上一篇:南方丘陵山区薯类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下一篇: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