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劈叉记(4)
她转而考虑他的恳求。他竟对她提出这样的要求,真是太过分了。她还是个未婚的女子。他怎么可以要求她替他们怀他们的孩子呢。
可是,他说是帮他一个忙。他说得那么诚恳。他会给她一笔钱。那该是很大的一笔钱。他说她可以考虑。同意与否决定权在她手里。他没有逼迫她。她如果不同意,她当然可以轻松拒绝他。
她是该同意,还是该拒绝?她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她知道这是上天给她的一个机会。这么多年来,她受了那么多苦,可是给她的机会并不多。她干了那么多工作,都是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不挣钱的工作。她的手指头,差一点被轧断了。她不断地被命运驱赶着从这座城市,逃到另一座城市。她吃着廉价的饭菜,住条件很差的、有着很多人的生活印记的出租房(现在竟然和已婚的李和她的孩子挤在同一张床上),坐拥挤不堪的、慢腾腾的绿皮火车的硬座,爱无法给自己幸福甚至还让自己难堪的人。她手里都是一把烂牌,再好的牌技也翻不了身。
她梦想着有翻身的机会。可是,她不知道这样的机会,会在哪里?她的身边,有不少人走了另外一条路,比如,做有钱人的情人,或者去夜总会这样的地方工作。她们不少人真的就翻了身,不几天就全身珠光宝气,手臂上挽着上万元的包。可是,她对这是嗤之以鼻的。她认为,人一辈子活着,脸是最要紧的。
而现在,机会来了。是个大单。她是该拒绝,还是接受?她一点也拿不准。她的心好乱。这么大的一个事,堵得她胸口痛。她要寻一个商量的人。趁着她的闺蜜李的丈夫不在,她把事情告诉了李。
这件事情全无头绪,把这件事说清楚,费了她不少时间。这件事也太过离奇,说到最后,连她自己都有些不信了。她看到李的眼睛亮了一下,又亮了一下。
李沉吟了好一会儿。她说,妹妹,这是一件大好事呢。
李接着跟她算起了账:事成之后,你可以得到多少钱?最少是二十万。你跟他好好谈谈,三十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多钱,相当于我不吃不喝挣十年。
而你只要一年的时间。
有了钱,咱姐妹俩就有了第一桶金。咱们可以开一家小超市,或者一家小饭馆。事业就有了起步的基础。咱们就不需要给别人打工了。咱们就是老板不是。
不不,你做老板,我给你打工呢。你分点股份给我就成。
咱有了钱,我第一件事就是把好吃懒做的丈夫给开了。现在,我要开他,都没有能力。我上班了,孩子谁管?
李安慰她说,你不要有啥子顾虑。你这跟去夜总会呀做二奶都不同。他不用沾你的身子,你这钱是干净的。
李说,就一年时间。我们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那娃也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你日后不用有牵挂。也不耽误你以后生娃嫁人。
你爸妈那边好交代的。他们都在内蒙,反正过年也不回孝感。
到时你租个房子,找个人照顾你就成。要不,就我来照顾你。反正我在那个成衣店做烦了。让他给咱开工资。往高里开!
这是老天爷给咱的最好机会,一定要抓住,一定要抓住!
那个男人是不是骗子?我们要不要去考察下。
行文至此,我必须将我的底牌和盘托出:我所写的是散文,只不过盗用了小说的一点全知视角和叙述手法,为的是能更全面呈现事情的原貌。散文要求真实,我文中所述,也没有一丝虚假。前面的他,是我的同乡吴,算是我在南昌的铁杆朋友。我们有着相同的籍贯,相同的经历(都是农家出身,初中同学,都在省城工作),同样的成长记忆,高度的相似性以及同城工作的现实将我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他正在进行的事情事关隐私和声誉,他当然不会对很多人说起。可他总需要一个知情的人。我就是他心中的最佳人选。他不断地向我报告这件事的进程,以便我能随时给予他适当的建议。我因此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细节与全貌。但有愧于他的是,除了鼓励,我没有能提供哪怕很少的建议。我理解他之所以这么琐碎地告诉我这些,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建议,他只需要一个完美的倾听者,一双倾听的耳朵——就像一个在黑屋子里的人,需要一扇窗那样。
吴邀请我一起参与接待他的朋友——他开玩笑地说是他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他说对方两个人我怕自己对付不了。他说我们两个男的招待她们两个女的,在礼节上是对等的。他说这是一个重要机会,他不想出什么岔子。他为了说服我,还拿我的作家身份说事。他说,你是作家,这可是你体验生活的绝好机会。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0/0724/368.html
上一篇:一碗乡愁
下一篇:浅谈江西傩戏的发展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