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近年江西省洪灾损失等级评估及对降雨响应研究(3)
同样的,降雨指标与洪灾损失关系不十分密切的年份还有1998年、2003年、2006年和2010年,这几年均是大灾以上的年份,分析影响洪灾损失程度的降雨指标不能仅仅依靠江西境内降雨时空变化特征,2003年各项降雨指标排列均靠后,年降雨总量、4~6月降雨总量、4~9月降雨总量分别排名在第24、15、22位,但其却造成18人死亡和828万人受灾,这主要由于降雨空间分布极其不均,赣州、吉安、抚州等地受强降雨而造成局地洪水,而其他江西大部并未产生较大洪水。
从频率角度定性分析,1991~1999年2~5年一遇降雨共7年,10年、20年一遇降雨分别有1年;2000~2009年2~5年一遇降雨共9年,10年一遇降雨1年;2010~2016年 2~5年一遇降雨共 3年,10年、20年、30年一遇降雨分别有1年。对比洪灾损失等级,可发现同等频率降雨条件下,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后洪灾损失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大大减小。至于造成同频率降雨情况下洪涝灾害损失程度减小的原因,一是由于水利工程投入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特别是“98长江流域大洪水”过后,江西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增加,1998年以前年均投入4.7亿元,1998年以后水利投入突破两位数,2010年以后每年水利投入更是增加到百亿元[12]。二是由于各项水利工程大量建设。至2018年江西共加固整治堤防115座,累计达3 071km;新建水库718座,除险加固水库9 259座;中小河流治理866条共6 520km;水土流失面积治理达6 000多万亩[12]。三是由于水利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受人类社会科技水平快速发展裨益,水利这一古老技术也迎来蓬勃发展,各种防灾减灾技术手段得以拓展,防灾减灾技术能力得以提升。四是由于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得以增强。通过科普宣传、公众参与等各种手段,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大步提升,但农村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相对较为薄弱[13]。
图3 江西省历年特征降雨变化过程
综而述之,在一般情况下,6~10年一遇的暴雨就能对江西造成较大的洪灾损失,降雨量越大,降雨越集中,造成的损失就越大,但也不排除在降雨总量较小的情况下也能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损失。同时,受水利投入大幅增加影响,江西各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得到大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等频率降雨条件下,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后洪灾损失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大大减小。
3 结论
本文基于1991~2016年洪涝灾害损失指标统计成果,运用物元分析法对洪涝灾害损失进行评估分级,并定性分析降雨量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影响程度,得出以下结论:
(1)江西年年都会因洪涝灾害而发生洪灾损失,主要是小灾,占总年份的65%,大灾、重灾分别占总年份的19%、16%,且重灾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
(2)影响洪灾损失指标的主要降雨指标为年降雨量、汛期降雨量、月降雨变异系数,年降雨量越大、汛期降水量越集中、月降雨变异系数越大,洪灾损失程度越大。
(3)受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升影响,同等频率降雨条件下,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后洪灾损失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大大减小。
但因大部分洪灾损失具有局部性特点,全省平均降雨难以定量反应降雨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影响,后期需继续收集资料,分析典型流域下极端降水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影响。
[1]刘家福,张柏.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2015,35(3):346~351.
[2]胡俊锋,杨月巧.基于气象水文要素的洪涝灾害损失评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1):26~31.
[3]张游,王绍强,葛全胜,等.基于GIS的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Z1):166~172.
[4]韩平,程先富.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04):61~64.
[5]孙晓山,谭国良,陈福春,等.江西河湖大典[M].长江出版社,2010.
[6]蔡文.新学科《物元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2(4):105~108.
[7]李英攀,李晓喆,刘名强,等.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03):352~358+372.
[8]刘灿均,门宝辉,蔡常鑫.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温榆河水质评价初步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10):11~15+4.
[9]李超.基于物元分析的我国洪灾损失综合评估 [J].统计教育.2006(03):44~46.
[10]张院,寇文杰.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指标权重和算法的优选[J].人民黄河,2015,37(07):64~67.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1/031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