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苏轼科技活动简论
苏轼科技活动简论庆振轩车安宁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科学技术在当时的领先地位,举世公认。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上,既有大批专司科技的职业官吏。更有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下层劳动者出身的土科学家。而以文人身份直接参与季斗技活动者则并不多见。这方面苏轼是—个典范.因此.对它的研究就颇有意义。苏轼(1036--1101)是宋代最伟大、最著名的天才作家,他多才多能,才华横溢,诗词散文皆糟。书法上并为名家。被誉为北宋四大家之一。在绘画上,他又是“湖洲画派”的开派者这一.由是之故.历来研讨苏轼者,多注目于他的政治主张。文学理论和诗词文赋,以及他书法绘画上的成就和特点,对他当时参与科技方面的活动、则有忽略。本文选此题目。—是想对苏轼研究作些补轶,二是想对中国科技人物史作些研究.1以就教于方家。遍检苏轼有关诗文及宋人有关记载,苏轼所参与和从事的一些科技活动,尤其是在科技普及方面作出的贡献,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这些一向不大被人注意的史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确是十分珍贵的。众所周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曾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以农为本的漫长封建社会里,士人视科技为末技,文学创作极少涉及科技题材。所以论者提及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这首歌颂冶炼工匠的诗作,概叹其“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唐诗鉴赏辞典》张秉戊语)逮及苏轼.人们更发现其‘无锡道中赋水车》,‘石炭》、‘秧马》“甚为奇特”,“它们的取材不是传统的咏物诗选择的雅趣物件。而是关系着人民生活生产的劳动工具与燃料.”(谢桃坊‘苏轼诗研究>)但当我们从研究苏轼的科技活动的视角审视这些作品时,可以认为,这三首作品中,‘无锡道中赋水车’乃是—首借咏物忧悯天下的诗作,其它二首则是值得我们特别珍视.其中凝结着苏轼推广普及石炭与秧马应用的苦心的记实之作。苏轼‘石炭>诗作于彭城(徐州)任上,其序云-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石炭即煤,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一豫章郡出石,司燃为薪”。可知早在汉代煤已作为燃料使用。但据诗序,我们可以确切地说.直到苏轼在彭城任上遣人勘查挖掘煤炭,徐州父老才知道煤作为燃料的便利。苏轼的‘石炭>诗更是热情赞美煤的功用,不啻是绝美的推广煤炭应用的“广告诗”: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孵。湿薪半束抱衾榈,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道宝,磊落如磐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苏轼这位北宋诗坛上的一流诗人,用他那无所不能的妙笔,热情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寻找到煤炭解决了燃料问题之后的欢欣.更为人注目的是诗人着意渲染和强调了煤炭的用途:取暖、做饭、1冶炼。在解决了取暖做饭燃料问题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山林的作用。还有冶炼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巩周国防。对于徐州父老而言,这实在是亘古未有的“千人鼓舞万人看”的大事。也许会有人说,这·切似乎与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活动无关。在此,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苏轼的‘石炭》诗和序,叙述了他组织人力、勘查探访并推’】()9广应用煤炭的全过程,用诗的语言介绍了煤炭的功用。这首诗。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能洞见其鲜明特色。正象诗人当日的组织人力、勘查手段、推广应用的方式在今^看来未免“原始”一样。但当日没有“原始”科技,也就没有今天的现代科技,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苏轼的有关诗作中,最能体现其在科技推广应用方面的苦心的是他的‘秧马歌'.该诗作子晚年南迁途中。其序曰: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檄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头尾,背如复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咿采氧囊其首以缚秧。El行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苏轼在遭受诬陷打击而迁谪南荒之际,却能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不忘忧虑民生。这段序文,语言简洁。概括了秧玛的型制、功用及推广使用的效益。其良苦用心尽括其中。与之相得益彰的是他的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0/1116/478.html
上一篇:吴征铠教授八十寿辰
下一篇:上湾隐伏锡矿床的预测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