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江西出土宋代墓志书风考论(2)
二、取法北碑奇逸俊美、庄茂婉丽之风
两宋之际,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一派大行于世,虽有苏、黄、米、蔡等帖学名家,然其帖学一脉自东晋以来日趋式微。宋志以楷书入石不仅符合宋代的日常书写实际情况,还符合刻碑的时代要求,以示庄重。北碑在墓志书法发展史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北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必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4)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6页。宋代出土墓志书风以楷书为主,如《宋故朝散大夫韶州太守汪公墓志铭》《宋故戴氏孺人墓记》《宋故户部郎中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彭公行状》《将仕郎袁州万载县主簿张君墓志铭》《宋故将仕蓝公之墓》《宋故将仕郎梧州司户曹兼司录刑曹事张公墓志铭》《宋故寿安县君叶氏夫人墓志铭》《宋故寿昌县太君程氏墓志铭》等。从目前出土的宋志书风来看,取法北碑书风主要表现在笔法、结体、神采三个方面。
第一,宋志楷书取法北碑的切笔、立锋、逆顶等笔法。
宋志楷书在用笔上与北碑一脉相承,基本上保留了北碑的方笔,无论是在起笔还是转折,方笔的运用贯穿始终。宋志中常见的方笔以切笔来体现,分为竖切和斜切两种方式,竖切笔法使线条更加干净凝练,从视觉上会有一种气息不断的延伸感,同时也会增强线条的浑厚质感。斜切笔法应用在起笔处多为侧锋,侧锋取妍,极大程度上增加单字甚至是通篇风貌的柔美清秀之感。另外,宋楷转折处多为方笔,此处方笔运用先立锋继而斜切的笔法表现出棱角分明的折角,折角处尽显阳刚之气,这也是北碑与墓志共有的特征。除此以外,立锋是石刻书写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笔法,即使毛笔在行笔过程中处于竖立状态,铺开笔锋部分,并借助于逆顶笔法增强毛笔的弹性,从而表现出线条的遒劲、爽利之感。逆顶也称回顶,即在起笔或者是行笔过程中反压毛笔使之呈现为S形,宛如被拉弯的弓箭一样,其中蓄积着一股反弹的力量,当再次行笔后这股力量随之爆发出来,极大增强了行笔的力量,使线条富有弹性。用刻刀在志石上刊刻志文时,刀锋正是克服石头的阻力逆顶行进,这种逆顶笔法的运用彻底克服了帖学“中怯”问题,以宋代书家中黄庭坚为代表。如沃兴华先生所言:“因为字小,笔画线条短,刻的时候冲刀一直到底,线条畅豁、爽捷、劲挺,不像刻大字那样,非得一点一点切过去,积点成线,以致中段出现起伏跌宕的感觉。”(5)沃兴华:《碑版书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正是由于志石石质比较细腻,经过打磨平滑如镜,字形较小,在刊刻过程中一些墓志甚至采用单刀刊刻,笔画不易残损,因此墓志字口多清晰如初,刻出来的线条表现出清秀、细劲、凝练的视觉效果,未得北碑朴拙、厚重之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十六宗第十六》论:“古今之中,唯南北与魏可为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古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6)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826页。如《石门铭》《张猛龙》《爨龙颜》《晖福寺》《张玄墓志》《高植碑》《杨大眼造像记》《刁遵》等碑刻,然宋志整体气势薄弱。如图3所示:
图3
第二,宋志楷书取法北碑峻拔方整、奇逸开阔的结体特征。
“密”“方”“险”“奇”可以充分概括北碑结构特征。从目前发掘自北魏至宋代墓志来看,基本延续了北碑的这些特征。宋志楷书在结构上取法北碑结构之“密”,即每一个字的笔画都遵循着内紧外松的结构原理,长笔画向四周舒展,由于宋志志石较小的原因以致志文字迹偏小,正如康有为所言:“六朝笔法,所以过绝后世者,结体之密,用笔之厚,最其显著。而其笔画意势舒长,虽极小字,严整之中,无不纵笔势之宕往。”(7)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837页。宋代墓志随葬风气盛行,无论是皇室宗亲、大臣,还是乡间百姓一直延续此风俗,以至于在江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宋代墓志。从书法取法的角度来看,碑、帖各有所长,阮元《北碑南帖论》:“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8)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37页。墓志属于碑学范畴,但其与造像、摩崖、碑阙等有所区别。墓志在结体上取法北碑的“方”,这里的“方”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用方笔,即切笔,包括横切、竖切、斜切等。二是结体方整,由于墓志中多以直线为主,其结构偏长或者偏方,尤其是一些带有转折笔画的志文,转折处皆为方折,棱角分明,直线与方折的融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框架结构的力量感,张力十足,可谓神采奕奕。“险”则是指墓志志文的结构姿态,主要表现出单个字左低右高的欹侧之势。从视觉效果上来看,能够保持视觉重心平衡,已达到斜而不倒的艺术效果。这方面,墓志取法北碑“险”势较为普遍,如卫恒《四体书势》所论:“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6页。除此以外,也可从同时期墨迹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法作品皆取“险”势。由此可见,宋代书法以“险”取势乃承续魏晋以来的古法,这一元素也正符合宋代“尚意”书风的理念。“奇”指的是墓志结构奇特,空间布白比较有意趣,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主要体现在字的形状方面,汉魏书法肇于自然,自然之奇有千万种,而宋志取之莫不于其中,古人多有论及。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1/0203/548.html
上一篇:论江西省农民剧团的生态现状
下一篇:加强煤炭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意义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