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浅析基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安全是矿井的重要前提,基建矿井亦是如此。该文以国投新集杨村煤矿为例,简单剖析了基建矿井的现状和安全管理体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目前知名的煤炭集团多数建井在六十年代,大多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需要新建矿井来保持接续。因此,全国煤炭行业正处在矿井基建高峰期。而矿井基建时期的安全管理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或抓而不紧,加之煤炭行业近两年行业不景气势必会对安全投入产生影响,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杨村煤矿位于安徽淮南凤台县,于2005年开工建设,专业基建人员少,一般从生产矿井调拨,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较生产矿井相比。相对薄弱,人居异地,条件艰苦,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强;基建矿井基本全部为外委工程,无自己的施工队伍,外包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容易出现协调不利、监管无效、责任难落实的状况,井下地质条件存在较多的未知因素,可借鉴的资料和施工经验相对较少,容易遇到新问题,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影响因素,作为工程的主体方基建矿井筹建处如何有效把控,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建设的关键。
1基建矿井现状
1.1职工素质参差不齐
矿井建设工程多以工程招标的形式发包给中标集团。外包集团的施工人员部分是未经培训进场,即使经过培训,也多是敷衍了事,其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安全意识较为薄弱。
1.2施工单位多而杂
基建矿井每一个单项工程都需要招标,不论是土建工程,井巷工程还是安装工程,任何一家符合条件的竞标单位都有可能中标,导致中标单位多而杂,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
1.3安全意识不牢固
基建矿井相对生产矿井危险源要少一些,因此不论是管理干部还是普通工人往往不重视安全,多是注重工程进度,设法缩短建井时间,而安全意识薄弱,思想上不够重视。
1.4上级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缩短建井时间,尽快投产,往往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三方共同的愿望。上级领导和安监人员到现场后往往关心进度多,关注安全问题少,对安全的检查、监督远远不如生产矿井。
2搞好基建矿井安全管理的对策
2.1严格遵守规程,依法进行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依法管理。实践证明,只要是严格遵守规程进行工作的,就能够保证安全。如果不严格遵守规程,就违背了客观规律,生产中也就容易出安全事故。从以往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惨痛教训看,究其原因都是与违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关。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守《矿山安全生产法》以及煤矿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切实做到依法管理。
2.2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
管理就是一种责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要对本企业的人员人身安全、家庭安全、集体安全以及社会安全高度负责。广大职工要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制,建立“四级包保”安全体系。“四级包保”即:个人包保班组、班组包保区队、区队包保企业、企业包保政府。因此,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安全生产执行者必须自觉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指令。
2.3抓住安全关键,突出管理重点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关联到企业的生存,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因此需要抓的工作也很多。但是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安全管理须从实际出发,抓住安全关键,突出管理重点。如煤矿企业的安全监察部门主要是负责各基层单位安全过程中的监督,安全质量的检查,安全资金的投入,安全培训的督导,安全隐患的排查等;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考核,安全目标计划的编排,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等;生产一线单位负责职工安全的教育,安全设施的使用,安全质量的实施,安全管理运行等等。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分清安全管理的重心和主导方向,把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关心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班组建设和职工切身利益上来。因此,安全第一责任人须把生产班组建设和职工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夯实安全基础,预防事故发生。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zonghexinwen/2020/071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