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清代江西社学教育的兴衰及影响(2)
清初江西各地的社学呈现出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但中期以后逐渐发展为以私学性质的社学为主。尽管社学的办学性质不尽相同,但其所发挥的教育作用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教化民间子弟,通过教育启迪民智,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社学发展至清代除了承担教化职责,训迪民间子弟这一教育职能外,还承担着为科举考试培养生员,为国家储备人才的政治任务,且这一职能在清代不断深化,最终使社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学校。
清代中央政权在各省设置巡抚,主管地方政务,下辖府、县(州、厅)。清顺治元年(1644年)设江西巡抚,隶属二江总督,驻南昌。清代江西全省分为13个府、1个直隶州,共辖75县、1州、4厅。清初江西社学发展迅速,至中期分布格局渐次形成,雍正年间江西社学已有相当规模,详见下表。
表1-1 雍正年间江西社学分布表[9](表中数据来源于(清)高其倬等修,(清)陶成等纂:雍正《江西通志》卷17《学校》,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府名南昌府袁州府吉安府建昌府饶州府九江府赣州府社学数量(所)34 10 35 33 16 15 28所占比例%12 3.6 12.5 11.7 5.7 5.3 10府名瑞州府临江府抚州府广信府南康府南安府社学数量(所)22 10 23 28 13 14所占比例%7.8 3.6 8.2 10 4.6 5
从上表可知,截止至清雍正年间,江西共有社学281 所,其中吉安府社学数量最多为35 所,占全省社学数量的12.5%,南昌府次之为34所,占全省社学数量的12%。从江西省十三府所在的地理位置分布上来看,清代江西社学的数量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其中吉安府、南昌府、建昌府三府的社学数量位列三甲,总共为102所,占全省社学数量的36.2%,其余各府的社学数量相差不多。这种分布情况与江西各府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赣北地势低以平原为主,所以人口较为聚集、人数众多,赣南地势高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而吉安府、南昌府、建昌府三府社学数量较多的原因,一是三府的耕地较多,经济在省内较为发达,能够为复兴社学提供充足的学田和经费支持;二是三地文化底蕴深厚,当地官府更为重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些优势使吉安、南昌、建昌三府的社学数量居于全省前列。
(二)清中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与江西社学的衰落
清中后期,江西经济发展的脚步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也难以解决庞大的人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据许怀林的研究,江西的人口数量激增,从顺治十八年到咸丰元年,江西人口增加了12.6 倍,由194万余增至2451万余,其中顺治十八年为 口,康熙廿四年为 口,乾隆十四年有口,乾隆三十二年则增至 口[12]。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使得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农民为了生存,不断开垦荒地,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乾、嘉时期,江西土地兼并十分激烈,不仅缙绅之家竞相占地,富商势豪争相购良田,如抚州府东乡县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3]。大规模的土地兼并使得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加剧,地主不断剥削农民,农民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减,收入也随之锐减。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政府拨给的教育款项不足,社学所赖以生存的学田数量因为耕地面积的减少而缩减,因此学田的地租不足以维持社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传统社会的教育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数量的多寡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同治年间《江西新城县志》记载,“然则学之在社,其可少乎哉,乃若大学之制,士有常廪师,有常俸一,皆于公焉,取给此其经久而不废,乐超而不厌者,势然。奈何乡社之学在公既无费出之典,在位又尠作与之人,则其贫不能致师者。”[13]可见,清代江西社学教育衰落的直接原因,一是社师数量的减少,社师的赡养经费来源于学田的地租,地租收入的缩减使得学校无法正常为社师提供薪俸,最终导致社师群体不稳定、流动性大,社师数量骤减的情况发生;二是地方官员的不作为,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官府为办社学敲诈农民的情况。但根本原因还是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样人多地少的困境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下,大部分家庭无法正常支付孩子的学费,导致很多学童入学困难,社学教育随着社师和学童数量的减少而衰败。
清代江西社学教育的衰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彻底废除;一种是改办为书院或者义学。例如,同治年间南康县“顺化乡社学二所,一在相安司蜀右,一在南长村,俱久废。”[14]社学被废除之后,该乡未再立社学,但社学的旧址却依然存在。而光绪年间瑞金县“议将社学抵鬻改书院,口口社学后复为书院,而社学之名遂废。”[15]康熙年间南康县的社学“国朝久废,未复。康熙四十七年春,知县申毓来就县治之南,旧岭北道基地捐修公口三楹,改名义学,置田四十石,以赡塾师。”[16]由此可见,南康县的社学被废除后改为义学,当地县令捐置学田、聘请教师继续教学。根据已有的地方旧志可知,社学、义学、书院三者虽教育层次、办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均为教读经史的学校,所以其在社会中教化民众方面的作用是相通的。社学不同于义学之处在于其属于自费教育,清代后期江西地区的耕地减少,依附于土地而生存的农民收入常常入不敷出,政府对社学教育的拨款也越来越少,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有的地方的社学不得不停办。而同样面向贫苦子弟,由民间私人捐资创办学童免费入学的义学生源却不断扩大。因此清代后期无法继续开办的社学由民间公益组织集资捐修改办为义学,使其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发展。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1/0625/1615.html
上一篇:汉梁文化公园征联获奖作品选登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实景演出运营研究以寻梦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