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清代江西社学教育的兴衰及影响(3)
二、清代江西社学教育的影响
清代江西的社学教育虽然历经复兴、衰落最终被废除,但其对江西各地的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维持社会的稳定促使民风向好
清代的地方教育,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均对当地社会风气的改善有一定影响。社学教育作为地方教育的一种普遍形式,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清代,社学教育在江西得以普及,乡村的贫民子弟们拥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就近入学。儿童是民族的希望,社学中的儿童从小便接受儒家理论道德知识和封建礼教的学习,这些知识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人们的言行,使人们逐渐知法懂礼,学会用礼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江西民风逐渐向好,吉安、九江、南安、袁州、赣州等地都曾一度出现了崇尚礼义的社会风尚,如九江府“民俗简净,罕事浮靡,虽富家子弟亦鲜绮罗”[17]。所以说江西地区民风的改变以及社会的稳定与人们通过社学教育接受儒家礼教的熏陶密不可分。
(二)为科举输送人才推动文化教育发展
清代的学校制度以科举制为主体,“全国府州县第所肄业之条目仍不出科举之范围”[2]。清代江西社学教育虽然官办与民办并存,但其发展至清中后期以民间捐资兴办的社学为主,除了面向学童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外,还承担着为更高一级官学培养科举人才的职能,其开设的课程也涉及科举考试的一些必考内容,如撰写八股文、做试贴诗等[18]。同时社学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具有替补生员的资格,因此社学成为更高一级官学的附属学校。据清代的《江西乡试录》记载,清代江西共有 位举人,府(州)均举人数约786 人,其中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南昌府、建昌府和吉安府,其举人数分别为2444 名、1474 名和1308 名,总数为5226 名,占清代江西举人总数的47.49%[19]。因而南昌、建昌和吉安三府是清代江西科甲最为鼎盛的三个地区。又据雍正年间《江西通志》记载,江西十三府共有社学281 所,社学数量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吉安府35 所、南昌府34所、建昌府33所,共102所[9]。可见,一个地方社学数量的多寡对该地科举中举人数有一定影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清代的江西曾出现了“吉安人文甲天下,为江西望郡”[20]的局面,这与该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清代江西的社学教育不仅为江西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使江西成为江南地区人才富硕之地,同时随着中举人数的增多,也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的发展。
(三)保障教育公平普及初等教育
社学教育属于初等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对象为乡村的贫民子弟。其践行了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思想,学童不论贫富皆可就近入学,接受教育。这使得初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童,打破了在传统社会中初等教育被贵族阶级垄断的局面。而在清代社学教育未复兴之前,初等教育并未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尤其是初等教育前期的启蒙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人们闭塞的小农意识浓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地区的孩童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是统治者对初等教育的管理不够完善。清代江西的初等教育以民间人士创办的私塾为主,如族学,往往是家族自己管理,不受政府控制,由族长聘请教师,在本族祠堂内授课,生源固定,只招收本族子弟。而面向全体学童的官办学校却少之又少。以社学为代表的基层初等教育在官府的提倡下复兴于全省各县、乡、村,使得官办的初等教育逐渐正规化,各地知县及民间学者不断宣传儒家的纲常伦纪,宣扬教育的重要性,人们的教育意识也逐渐觉醒。清代的江西几乎各个县、乡、村皆立社学,入学的学童不断增多,这一现象有助于江西初等教育的普及。
[1]王静.明代江西地区社学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2]吴宗慈.江西通志体例述旨[M].民国三十年版.
[3]曹国庆,卞利.试论嘉庆八年江西廖干周起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4]梁洪生,李平亮.江西通史·清前期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5](清)席裕福,编.皇朝政典类纂[M].清光绪二十九年印本.
[6]龚文瑞.王阳明在赣南兴学[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6).
[7](清)魏瀛,主修;(清)鲁琪光,总修.赣州府志[M].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网址: http://www.jxmtkj.cn/qikandaodu/2021/0625/1615.html
上一篇:汉梁文化公园征联获奖作品选登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实景演出运营研究以寻梦龙虎山